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我与地坛读后感400字

时间:2023-12-14 20:32:11
我与地坛读后感400字[本文共5100字]

第一篇:我与地坛读后感400字

我与地坛读后感

从二十一岁开始,史铁生,带着腿上的残疾,开始度过了他与地坛的生活,开始写他的小说,开始了他的新生活。

刚刚残疾的时候,史铁生心情很烦闷,去地坛散心,从早到晚,再回去,这个时候是他的母亲与他度过的最艰难的时刻,不过,当史铁生的小说获奖之后,母亲却早已离世,这是史铁生的一生中最痛苦的事情之一,他没有让他的母亲一起来分享这份荣誉。

后来,他成熟了,学会了观察,学会了结交好友,遇到了每日必来的老夫妇,遇到了因为事业失利而每日长跑的工人,还有每天都在地坛的角落中唱歌的青年。他在这里学会了如何去生活,如何理解生活。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史铁生对于地坛深深的感情,可以想象,但不只是地坛,地坛带给他的人、事、情才是最让他珍惜的。

在《我与地坛》这本书中,其实,不只这一篇,还有其他几篇小说,但是都阐述了一个共同的道理。

好好活着,去发现生活的美。

第二篇:《我与地坛》读后感800字

《我与地坛》读后感

高二(4)焦文静

或许是对这位正值壮年,本应大展宏图,却突遭双腿瘫痪打击,但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痛苦、迷茫甚至绝望的作家的好奇与同情,我一直乐于读他---史铁生的文章。

他的文章中有不少是写他的母亲。自然而然的阅读,有意无意的在他的文章中寻找契合点。一个身体走入绝境的人,在冥想和回忆中,写尽了生之曲折。

最先接触到的是他的《我与地坛》。名字虽看似与地坛有关,但更多得是写他的母亲。在他失去双腿的那段时间,他郁闷、逃避、心灰意冷,终日独自一人推着轮椅到地坛去,在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边默坐、呆想。然而这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她知道他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他出去走走,但她又担心他。有时,史铁生在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会来找他。对于他的出行,母亲无时无刻不在惊恐担忧,正如作者所说“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明白,母亲这是在自我安慰,自我祷告。是给我的暗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长逝以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的那些漫长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安,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对于史铁生的母亲来说,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几岁忽然瘫痪的儿子。她情愿把痛苦加注在她自己身上。她小心翼翼的顾忌着史铁生悲痛的心,即使那时的她正身患肝病,却更加担忧孩子的未来和他的心结。

然而就在史铁生快要撞出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匆匆离去时只有四十九岁。直至母亲猝然长逝,史铁生才开始清醒。对于母亲,自己所表现出来的倔只留下了悔恨,没有丝毫骄傲。那时的史铁生还太年轻,他被命运冲昏了头脑,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人,殊不知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时要加倍的。而母亲在临终前,仍念叨着她那有病的儿子和还未成年的女儿。连最后一面也没有见着,只留给作者无尽的伤痛和怀念。

母亲的去世,也许是史铁生最大的遗憾。在她去世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让人动容。作者所刻画的“母亲”形象深入人心,就像世上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我也会从中读懂史铁生的忏悔与悔恨,在生活中不留遗憾。

第三篇:我与地坛读后感1500字

我与地坛读后感

2014年6月30日,阴天。吃过午饭,虽然没什么可做的,可因为种种原因,心情糟糕。我随意点开读书网浏览,找找可以阅读的书。选来选去,《我与地坛》这个似乎在哪儿见过的书名吸引了我。点开网页,看了目录,字数并不多,便开始阅读。

作者是位双腿高位截瘫的汉子,他每天摇着轮椅去地坛转悠,一去就是十五年。他每次去地坛的时间都不固定,去了之后呆的时间也不固定。呆到自己想回去了才回去。

作者去地坛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他年纪轻轻就失去了双腿,他抱怨命运的不公,他厌倦生活,他不知道今后自己还能干些什么,他甚至想到了死。地坛公园就在他家不远处,他以前不屑去的地方,现在独自去了。安静的地坛公园成了他噩噩然混时间的好地方。他由最初漫不经心看着公园里的一切,变为细细观察公园里的一草一木,一房一瓦,细细欣赏匆匆过往的行人,他终于给疲惫脆弱的心灵找到了一个归宿。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他渐渐地冷静了下来。他不再抱怨生命的不公,不再怨恼无所作为。他大胆地开启了一个梦,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每天的所思所想,他要当作家。看惯了生活中平常的一切,他开始思考这背后不平常的东西,他甚至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

母亲的突然去世,似一记闷棒,让他幡然醒悟,母亲对他的爱多么深厚。他在母亲去世之后,才开始回想那个从不打搅自己只是默默地关注自己的母亲。他后悔没有在母亲寻找他时叫一声母亲,他憎恨自己还假装没有看见母亲。他常常藏在丛林中,任凭母亲一遍遍地寻找。地坛的每一寸土地,有作者车轮的印迹,就有作者母亲深情的寻觅。可一切都来不及了,无论作者有多懊恼,有多后悔,他再也没有机会纠正自己的不是了。他给自己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这是一篇长篇散文,既有抒情,又富有哲理,句句情真意切。一开始阅读,便不愿放下。作者敞开的至真至纯的心灵,让人仿佛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气,忘记了烦恼。是啊,上帝肯定是公平的。作者认为,母亲因为在人世过得太苦,所以上帝早早地找了她去,免除她的苦痛。即便作者失去双腿,还身患重病,他也觉得上帝是公平的,因为每天能来到地坛公园闲坐,是他的福祉。这要何等的胸怀,才有如此宽厚的认识啊。

作者还说,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作者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相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所以作者认为,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作者终于肯坦然接受自己苦难的生命,淡定地书写新的篇章。

掩卷沉思,我敬佩作者灵魂的强大。我感谢他在我今天心情极不好的日子,给了我启示。我要像作者一样,乐于接受生命给予的一切。欢乐、劳累和苦痛,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他们都有所呈现,我们的生命才不会是一潭死水,才会激荡起美丽的漩涡。

活着,好好地活着,无论现实的你是什么样的状况。

最后,我要充满感激地告诉你,《我与地坛》的作者,他叫——史铁生!

第四篇: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

《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题目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对于许多同龄人来说也亦是如此,因为这篇文章在小学初中课本里便有收录,但当我再重新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准确的来说应该是,以前小的时候看这篇文章,压根就没有产生任何的感受。

作者围绕着地坛,用一种平和而坦然的语气叙述着那些与地坛相关的人与事。诉说着那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诉说着淡褪了的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同时,对于在地坛里的那对多年来相濡以沫的老夫妇,对于那个热爱歌唱的小伙,对于那个不幸失聪的女孩,作者也用一种旁观者的眼光,静静的在一旁凝望着那一幕幕悄然发生在地坛中的不起眼的故事。就像是这个园子的历史见证者。

很喜欢史铁生那细腻的笔触和那种娓娓道来的口气,没有过分的情感波动和浮夸,也许瘫痪的病痛让他煎熬过,愤恨过,最终认清了,接受了,平静了,形成一种看透了尘世的坦然和从容,那样的一种淡定,便渗透在文笔中了。正因为如此,在那些文字中,时而透露着的睿智,时而又流露出真挚朴实的可爱。人生经历了那么一遭,已经没有什么能让他生出愤怒和狭隘的情感了,因而就能坦荡荡的,随性表露任何他想表达的东西,大约是如此,才会动人。

对于史铁生而言,地坛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在文章的开头似乎便有了答案“……我常觉得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史铁生看来,他与地坛的相遇是一种命中注定的结果,于是这么多年来他便再没有长久的离开过地坛了。而读完了整篇文章,我更觉得那片荒芜的园地就是他的心灵的栖所,在作者双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中,在他迷茫或消沉的日子里,他便摇着轮椅来到地坛,在那里久坐。

我便在脑海中浮想,想象着那个颓然的史铁生,读后感《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 他的轮椅停在一棵苍黑的古柏树下,秋风飒飒,伴着那个孤寂的黑色背影,整个场景似乎充满着世纪末的气息。最初的那段日子里,史铁生正经受着灵魂的煎熬,他思考着自己生存的意义。双腿就这样忽的一下没了,不但是身体,似乎连心灵也没勇气前行了。谁经历了这般挫折,短时间怕也难得想个明白,想个透彻。而那个人烟稀少的园子,则仿佛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场所,宁静却还不至于荒凉衰败,身处于大自然中,凝听风声和鸟鸣,调理纷乱的思绪,简直再好不过。在那座地坛里,他就像在自家的后花园里一样自在,尽管那是个公共场所,但我却觉得那更像是他的地盘,因为没有人能向他一样熟知地坛里的每一棵草每一株木,史铁生的轮椅车印日复一日的碾过同一条路径,他呆在那里,看着那些远在他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时就已经存在的古树上的树叶发芽,变得葱绿,泛黄,最终凋零,又重新发芽。日复一日的共处,让史铁生最终把自己的灵魂与这座地坛相连,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这座地坛,让史铁生真正认清了自己的灵魂。正因为此,只有在地坛,他才能释怀,才能毫无保留的敞开心胸,把那轻易不外露的真率留给了地坛,而思绪,则能像郁达夫的《感伤的行旅》中写的那样“over the hills and far away”

于是乎我开始羡慕史铁生能“拥有”一座地坛,大概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这样一个“地坛”,在那里,我们可以寄托一份喜悦,或者埋下过往的忧伤。史铁生与地坛的那份牵连,也许真的是冥冥之中的命运安排,是上天给他的一份补偿。

大概他也感受到了上天的那份恩赐吧,于是他才会在纸上写下这样的话,不知为何,每每诵读这段文字的时候,内心总会涌起莫名的酸楚:

“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第五篇:我与地坛读后感

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

有感于《我与地坛》

春节期间,反复读了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本来是为了应付,却不曾想还有这么好的文章我竟然不知其存在。便生出很多惭愧,更理解了“经书读不尽”,“活到老,学到老”蕴含的意义。作者对生死的参悟,对母亲的怀念,极富哲理的文字,极大地触动读者心灵深处的情感,启迪读者对生命意义进行再思考。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的作者摇着轮椅进入了破落荒芜的地坛,然对院子中阳光、空气、昆虫、草木细致入微的描写,其实也是在写作者的心境,“院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生命是如此生机勃勃,虽然命运对他并不公平,虽然曾经消沉过,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曾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 。“地坛的每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他的每一米草地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作者就是在这一次次心灵与死神的斗争中,拒绝了死亡,懂得生命的意义,“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怎么活也不是能一次解决的事”。

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更是感人肺腑。第二部分都是写母亲的。 “犹犹豫豫想问而终于不敢问”,“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作者此时并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虽然缤纷的往事,让作者懂了母亲是一位活的最苦的母亲,一位有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爱的母亲,“可已经来不及了”,“母亲已经不在了”。看似

轻描淡写,却让我感到字字如刀,把思念的痛苦写得深沉而悲哀,读得我心痛,因为我感同身受。大多数儿子,只有在其母亲去世之后,才会意识到“这园中不但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参透了自己的命运和生命意义,史铁生将视角越出自身狭小的范围,写来到这园子里的其他人,去看看别人都有什么样的命运和活法。一对令人羡慕的中年情侣;唯一和作者打过招呼的一位爱唱歌的小伙子;一位永远没有得到别人的承认,算是倒霉透顶的长跑者,;一对兄妹,他们从小就在园子里玩,美丽的妹妹却是一个天生的弱智。还如大写意般勾勒了饮酒的老人、捕鸟的汉子和朴素而优雅的女工程师。特别是那个漂亮但却弱智的少女,使史铁生再一次感受到“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偶然或是必然相遇的众生,造就一个因苦难而有差别的世界,“没有众生那能度化了佛祖”,这就是生命要经历和面对的。如果不巧被选择去充任那苦难的角色,那就坦然做这个角色,活出滋味来。当代人总是带着自己的不幸与别人的不幸相比,比来的总是不如意。为何不换个思维呢,将自己的美丽,或智慧,或幸运,甚至是健康和别人的缺憾比,那将得来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自然不言而喻了。

史铁生说有三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他,其一便是“要不要去死”,这在前文已经解答了。第二是“为什么活”,作者告诉我们活着还是想得到点什么,要有所希冀,有所追求,有所作为,作者的“自己活着不是为了写作,但写作是为了活着”,就是将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

构在了一起。 “怎么活”的问题,哪些在天坛中相遇的匆匆过客就很好诠释这个问题:想濡以沫共度一生的中年情侣;不知是否交上了好运那位爱唱歌的小伙子;悠闲自在喝酒的老人;再也捉不到的飞鸟一位痴等汉;素朴优雅的女工程师;永远失意的长跑健将,令人爱怜弱智而美丽的姑娘,这些人的生活或幸福或苦难,或如意或失落,但他们都在生活,在追求,进而变老。活要活出意义,人生想开了,其实并不苦难。

合上书本我想,“我与地坛”表达的人生哲理,对任何人都有意义,不管你是富有或是贫穷;美丽或是丑陋;不管你是智者还是愚人;不管你是成功还是失败,你都能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

张立凡家长

2014年2月5日

《我与地坛读后感400字[本文共51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