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爱”的氛围,拉回离群学生
一、案例背景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以爱润其心,以言导其行”是我信奉的座右铭。2001年9月,我接任九年级(3)班,一名男生小钟,我发现这名学生虽是男孩,却很腼腆,性格也比较孤僻,很少与人交谈、交往,上课也不爱回答问题,对于教师的主动接近,他也总显得比较紧张。为此,我专门抽时间进行了家访,经过与家长了解,其父亲反映情况主要有三点:1、小钟从小体弱多病,家里就这一个孩子,全家人都很溺爱他,事事顺着他,结果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闭,不愿与外界交流的性格;2、小钟成绩原本不错,但升入初中后天天去网吧,作业质量大幅下降,成绩也逐渐下滑;3、当父母意识到孩子需要马上引导时,已经晚了,说自己已经离不开游戏,再加上家里年岁大的奶奶的溺爱,从不让管孩子,因此他的生活中全部都是网游,父母从此放弃,导致他很少与外界同学交流。
二、案例描述
针对小钟的种种表现,我多次与其深入的交谈,并和其他任课老师一起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导致小钟孤僻、离群的原因应该有以下几点:
(一)、家庭环境
小钟家境较好,父亲长期在外开出租,很少回家,即使回家和小钟的时间也不相撞,所以父亲和孩子很少和他交流。妈妈在一个乡镇小企业打工,更是经常加班加点,即使看到了孩子在玩游戏也就是随意问问写完作业了吗,然后继续去忙自己的家务,剩下年岁大的奶奶根本不懂得教育孩子,孩子只要身体健康,就什么都不用管了。由于父母长期与孩子缺乏沟通,引导,长期泡在家里电脑跟前使得他不愿与同学交往,从而选择了逃避的方式,性格越来越孤僻。
(二)、家周边环境解决方案
本来上小学的小钟学习成绩较好,但上了初中后,离家不远处就开了一个网吧,听到同学们总是热情激昂的谈论着游戏的内容,小钟的心理也痒痒的,后来就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直至不可收拾,期间父母也警告过孩子,但因为管孩子,奶奶还参与到其中,使得家庭关系非常紧张,所以父母只能让退。甚至在小钟的一次次的哀求下,家里给孩子买了电脑,并接上了网线。正因为奶奶一次次的参与其中,使得孩子有了自己的“主心骨”,越发的纵容了孩子。认为到家后就去玩游戏理所应当,这不是什么错误。
(三)、解决方案
1、家庭
从小钟家庭入手,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手段。
(1)与其母亲保持经常联系;由于小钟缺少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没有家的感觉,心理状态也不易把握,为了更好的了解小钟心理动向,我每隔一周至少与其母亲交流一次,把握他的最新情况,并以这些情况作为方案事实的依据。如12月6日,在交流中知道了小钟对前两天我当众表扬他的事感到极其兴奋,我就有意识的在日常学习中给予他表现的机会,并予以及时的表扬,也从他母亲的口中知道了他一丝一点的变化。
(2)对其母亲进行教育;由于其父母对教育孩子没有很好的认识,没有意识到事态继续发展的严重性,多以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不利,也不利于他性格的转变,因此我特意对其母进行了教育,指出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应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建立自信,要积极引导,使其走出教育的误区。其父母也认同了我的说法,在教育中有意识的多和他去谈心、交流,营造了一个比较宽松的家庭氛围,并经常利用周末与小钟出门游玩、散心,大大转变了小钟的生活态度,不是总是沉浸在虚幻的世界里,与其母的交流也逐渐增加。
2、同学
我们班有些同学比较热心,平时的课余活动以及班队活动都比较丰富。为此,我特意找了三位比较热心的同学,隐晦的对他们交代了小钟的境况,并在征得他们的同意之下,要求他们在平时的活动中能多给小钟参与的机会,给他在九年级(3)班的归属感。虽然我没有具体交代该如何行事,但三位同学都非常热心,他们真正的通过自己的行为给予小钟帮助。
3、教师
在请求科任教师帮助时,我提出三个建议:适当的多对小钟进行提问;尽量多对他进行表扬;多对他的作业进行面批等等。在当年中考中,他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了669的高分,顺利的普宁英才侨中录取,也让其父母高兴不已。
如今的他再孤僻,不再离群,而是与其他同学一样的自信、开朗。为此,我也欣慰不已,虽然付出颇多,但看着一个内向的小男孩在你的帮助下健康成长起来,这份成绩还是颇值得我自豪的。
三、案例分析反思
我带的这班学生已基本都升入高中学校就读,但当我回过头,细细琢磨时,难免有了一些反思。
第一,尊重学生的人格。“以爱润其心,以言导其行”是我一贯的教育风格,未成年人与成年人一样,有被人尊重的需要。因此,我们在进行心理疏导时,必须时刻防止伤害他们自尊心的情况发生。只有充分尊重其人格,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克服其心理障碍,使他们健康发展。
第二,心理疏导要有耐心。要允许学生心理上出现偏差,同时要给予纠正偏差的时间,要耐心等待。这期间还应允许有一次、两次甚至多次的反复,因此作为班主任,本身必须有较高的素养。
中国教育家泰斗霍懋征的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我们带着爱的心理去研究学生,教育学生,关爱学生时,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管理也就成了有源之水有根之木了。